其实博宝木雕工艺怎么样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木雕工艺厂,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博宝木雕工艺怎么样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徐州怎么样啊
人口:全市总人口916万,其中市区人口184万。
面积: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
城市名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
★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十大经济活力城市候选城市
★CCTV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候选城市
★多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多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极力推荐的投资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自然地理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隐迅汪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铜山县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昌族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有英雄美人的传说。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向来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矿产资源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
徐州还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秸秆养畜示范区、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和五大蔬菜产区之一,是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全国四大胶合板加工基地之一,农副灶仔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徐州历史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霸之一。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
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2005年1月统计数据:面积11258.3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1037.7平方千米),人口916万(其中市辖区184万),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43个街道、114个镇,395个居委会、2280个村委会,其中市辖区共计43个街道、7个镇,268个居委会、156个村委会。
经济概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6年,徐州在中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2位,处于江苏省北部各城市领先位置。这份报告还显示徐州在“文化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方面排名比较靠前,其中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0位。有关专家指出,徐州竞争力稳定增强,预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徐州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实力较强,招商引资环境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徐州处于东部沿海开发和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连接带,是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区位战略特征。同时,徐州也是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江苏省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作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正在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速推进,努力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成为江苏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让徐州成为沿东陇海线上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战略优势的经济发展“活力之城”。2006年,徐州实现GDP1429亿元,增长15.1%,第一次赶上和超过了江苏省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实现16258元,增幅比全国高出5.8个百分点,绝对值超出258元,第一次赶上和超过了全国GDP平均水平。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徐州名列第33位,比2003年前进了17位,与北京、沈阳等15个城市一起被评为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城市。
徐州工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四大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中国或江苏省第一,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
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徐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为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
徐州交通
徐州交通便捷发达,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纵横交会,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徐州贯通;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在徐州纵横成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市区距离连云港国际港口只有200公里,并与高速公路相连,运河及海上运输均较为便利;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10多条航线;鲁宁地下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城市规划
新城区
●现代化特大城市
●完善老城区建设新中心
●位于主城区东南部的新城区已经启动建设,新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10平方公里
●响应江苏省“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布局
●体现“城市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制定“双核心、五组团”的空间格局,搭建城市快速成长架构
●2020年规划市区人口300万人、主城区220万人
●新城规划
徐州新城区定位为商务政务创新区。新城区建设,坚持功能和形态建设并重,以行政中心区、中央活力区、高教集聚区和现代物流园为主体,五年基本建成14平方公里起步区,初步形成商务政务高效、现代产业集聚、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配套的现代化新城区。
新城区内加快推进“四纵五横”主干路网和对外交通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力争开工建设连接新老城区的轻轨线路。实施新城区水厂、热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大型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工程,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娱乐、文化、体育、商贸等服务设施。依托自然山水资源,重点建设大龙湖公园等工程,高标准构建城市生态体系,精心打造城市与自然空间相互渗透的生态绿城,基本形成现代化新城区框架。
徐州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于2000年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为全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范围包括:江苏省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安徽省的宿州市,淮北市;山东省的枣庄市,济宁市的微山县;河南省商丘市的永城市,共涉及8个地级市,其区域构成以江苏省境内为主体。空间组织:核心层以50KM为半径,包括徐州市区和铜山、邳州、沛县三县(市);紧密层以100KM为半径,包括徐州市睢宁、丰县、新沂,宿迁市,商丘市的永城市,安徽的宿州市和淮北市,山东的枣庄市和济宁市的微山县。
高等院校
徐州科教实力较为雄厚,专业技术人员众多。现有高等院校12所、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342个,独立科研院所31家、科技开发机构335家,在中国地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文化旅游
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从彭城大地走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皇帝。自汉至今,彭城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历史文化遗存丰厚。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遂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徐州现已先后发现完整画像石墓近30座,散存汉画像石约400余块,其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还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徐州是闻名世界的战争城市,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
两汉文化看徐州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内出土的玉棺、金缕玉衣,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汉文化遗址在这里也是处处皆是。西汉一代楚王刘交墓,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卧牛山楚王刘纡墓,东洞山楚王刘延寿墓等,都是以山为陵,坡凿通道,建筑地下宫,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群。除丰县汉皇祖陵外,徐州还有张良圮桥受书处和子房山,项羽的戏马台、范增墓、刘邦的拔剑泉、泗水亭等,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一种文化旅游者的共识。可见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印、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徐州两汉文化“三绝”之汉墓
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根据汉代丧葬制度,诸侯王死后都要归葬本国,徐州一带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尾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这些王陵规模宏大、形制各异,其共同点是模仿地面楚王宫殿的模样。“事死如事生”,生前所拥有和需要的,在阴宅里一应俱全。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九里山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两甬道均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龟山汉墓的特点在其“奇”,甬道、墓室全部筑在山中,东西全长83.5米,南北最宽处达32米,共有14个墓室,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最使人感到奇特的是两条并列的甬道全长56米,用现代的激光技术定向测量,其误差率仅为一、二厘米。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狮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墓中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陶等质地,其中不乏倾城倾国的艺术珍品,如雕龙玉璜、弦纹玉环、雕花玉厄、螭虎纹玉饰、镶玉漆棺、铜扁壶等,均是国内考古的首次发现,尤其珍贵的是科学工作者根据王陵中残留的楚王遗骨,首次成功地复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在其“雄”,虽然也是凿山为墓,但在甬道的前端凿有高达几十米的天井,天井自山腰上竖直劈下,给人以气度不凡的感受。狮子山楚王陵墓坐北朝南,凿石为葬,穿山为藏,入口处在山南的向阳坡上,而其主墓室已深深嵌入山体主峰的腹腔之中,南北总长117米,东西宽13.2米,总面积850余平方米,凿石量5100余立方米,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和墓室组成,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严谨的建筑结构,完美体现了粗犷、雄浑、博大、超越的两汉时代精神。
徐州两汉文化“三绝”之兵马俑
1984年12月。一个偶然的契机,在徐州市东郊狮子山的西麓发现了一组汉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随后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揭开了这支沉睡于地下两千多年楚汉军队的神秘面纱。
狮子山兵马俑,位于楚王陵西侧400米,是楚王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戊楚王陵的部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徐州两汉文化“三绝”之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汉代(BC206-AD220年)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话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依恋、死后的傺祀;展示了两千年前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准;再现了汉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文明。汉画像石是汉代文化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由当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放。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反映神话故事的内容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东王公、西王母、日中金乌、月中玉兔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九尾狐、二龙穿璧、十字穿环等。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徐州汉画像石雕刻深厚有力、画风质朴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雕刻技法有阴线刻、浅浮雕两种。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丽,浮雕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阴柔阳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的基本要素。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是构图紧密、夸张得体、以形传神,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徐州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能给您带来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结束语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相关景点: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城戏马台汉兵马俑狮子山楚王陵汉画石艺术馆龟山汉墓九里山前古战场
建设十大旅游景区
●楚王陵两汉文化景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旅游项目)
●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旅游项目)
●云龙湖风景区,“十一五”期间将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珠山佛教文化景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重建龙华寺,兴建珠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使之成为集宗教、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
●龟山汉墓二期扩建工程
●新沂马陵山景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旅游项目),形成马陵山、骆马湖、窑湾旅游休闲度假区
●丰县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江苏省“十一五”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大沙河观光带、农业旅游示范区
●军事文化大观园,依托徐州市军事文化优势,规划建设军事文化大观园
●古运河文化旅游观光带(江苏省“十一五”重点旅游项目)
●故黄河风光带
徐州民俗
曲艺之乡
徐州为“曲艺之乡”。流行于这一地区的剧种有柳琴戏、梆子戏、徽剧、京剧、柳子戏、花鼓戏、四评调、丁丁腔、皮影戏、评剧、话剧等。其中,柳琴戏约有200年的历史,江苏梆子戏已有300年的历史。徐州的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刚烈、粗犷、朴实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细腻、优美的特点。
民间工艺
徐州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彩陶、精致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汉代陶塑、深沉雄浑的汉画像石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流传至今的农民画、剪纸、泥玩、布玩、面人、风筝、彩灯、玩具、糖人、木雕、石刻、刺绣、木板年画、草编、柳编、刺绣织锦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邳州市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沛县敬安镇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贾汪大吴镇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农民书画之乡,睢宁被命名为儿童画之乡。
饮食文化
徐州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唐尧时期,黄帝八世孙彭祖受封于大彭国(今徐州市),彭祖擅烹饪,被称为中国烹饪鼻祖,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的象征。故徐州食俗至今仍或多或少存有彭祖养生保健习俗的遗风。
徐州的传统小吃丰富多彩。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的sha汤就由天下第一羹——彭祖羹衍变而来。徐州面食如烙馍、花卷、菜合子、壮馍等独具特色。此外还有霸王别姬、鱼汁羊肉、羊方藏鱼等两汉风味小吃。
武术之乡
沛县自古尚武,长期以来形成八大门派12个拳种,全县120万人中习武者有38万之众,被命名为中国首批武术之乡。沛县积极扶持武术这一中华国粹,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武术产业。目前,全县共建成武馆、武校150余家,民间习武场116个,11名世界武术冠军从这走出。
工艺美术是学什么的 就业前景怎么样
工艺美术专业主要需要学:《中外美术通史》、《中外工艺美术通史》、《绘画基础》、《美学》、《专业写作》、《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纹饰》、《传统漆器研究》、《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陶艺、玉雕。
工艺美术学什么
工艺美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工艺美术主要研究美学、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工艺品的设计、色彩搭配、制作、保护和修复等。常见的工艺品有木雕、玉雕、漆器、陶器、瓷器、泥塑、剪纸、蜡染等。
《中外美术通史》、《中外工艺美术通史》、《绘画基础》、《美学》、《专业写作》、《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纹饰》、《传统漆器研究》、《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陶艺、玉雕。
工艺美术专业将手工艺传统理论与当代实践相结合,主要培养现代装饰艺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能系统掌握工艺美术的理论知识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熟悉相关专业发展演进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凯高趋势,而且能独立完成各种材料的设计任务,从事各种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工艺美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工艺美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工艺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
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工艺美术类企业从事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制作等工作,也可以在艺术馆、博物馆从事工艺品保护、工艺品修复等工作。
也可以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盯并尺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商场、印刷业、影楼、房地产行业等单位从事设计策划、设计和制作、营销、工艺品色彩搭配等工作。
工艺美术专业其他情况简介。
工艺美术专业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广告宣传、产品销售、活动策划、室内效果图、室内平面布置图设计、装饰工程场地管理工作、平面广告制作与设计、首饰设计、珠宝广告设计、珠宝企事业形象设计的专门蔽雀人才。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广告业、商场、印刷业、影楼、房地产行业中楼盘的整体设计策划、设计和制作、营销;工艺品设计和制作、工艺品色彩搭配等工作。
学会搞产品设计,还是不错的,我就是开工艺品的公司,感觉很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当老师、进文化局、搞文艺
莆田这个城市怎么样
莆田是海峡西岸一座正在崛起的港口城市,现辖仙游一个县,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陆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6万。
莆田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也就是海峡蠢顷西岸中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段,北依省会城市福州,南临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0多海里,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地区。
妈祖文化独特。莆田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妈祖文化,在海外华人心中,尤其上在东南亚国家、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全世界现有妈祖宫庙近5000座,近2亿人信仰妈祖。本世纪以来每年前来朝拜的境内外香客有200万人,其中台湾游客超过10万人。
港口条件优势。湄洲湾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30多公里深水岸线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
文化积淀深厚。莆田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过“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田径之乡”、“篮球城市”、“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等国家级称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总量位次不断前移。2002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5%, 12.1%, 13.1%, 15.3%, 16.0%.2006年与2002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 6%,由全省第九位跃居第七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l. 6倍,由全省的第六位跃居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 4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一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 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8. 2%>
今年以来,全市持续近几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主要体现在:
1、经济发展持续加快。1一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两项全省第二,三项全省第三,地区生产总值416. 57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 60亿元,增长19. 3%,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160. 69亿元,增长53.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7元,增长17. 3%,地方级财政收入20. 93亿元,增长32. 1%,增幅均居全省第三位。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财政总收入45亿元,均可大幅突破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2、项目带动成效明显。1--10月份,新增合同以上项目296个,计划总投资268. 55亿元,使我市自2003年10月以来列入跟踪督查合同以上项目达到1982个,总投资9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4. 27亿元,目前已投产竣工和在建项目占91. 8%。对重点财团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继续在莆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亚洲最大太阳能光电伏特生产基地。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工艺美术城工程基本完工,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落地企业22家,LNG气电一体化、林浆纸一散档嫌体化、昌兴集团25万吨码头、国航修造船基地等一批临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冲手强有力的支撑。实施名牌带动成果丰硕,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莆田设立机构。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扶持促进现有企业做强做大。
3、港城建设充满活力。着力建设“两铁两水三高五大道一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港城建设全面铺开。福厦铁路莆田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将于2007年11月23日动工。金钟水库导流洞全线贯通,大坝成功截流,金莆供水工程正在积极筹建.以湄永高速,福厦高速、福厦高速复线莆田段为基础的绕城高速公路加紧推进。五条通港大道全面开工,仙港、荔港、城港、沁峤路一期工程年内贯通,涵港大道一期工程明年贯通。莆田机场列为福建省“十一五”新机场前期准备项目。妈祖城建设进展顺利,中铁集团投资22亿元开发基础设施项目,相关配套项目陆续签约,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正式动工,妈祖城东拓(平海湾)已着手规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 5亿元建设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等72个城建项目,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功能日趋完善。
4、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三会一节”,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100多位中外媒体记者进驻莆田采访报道。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实施村级文化中心“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基层阵地建设水平。大力开展群众性和谐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艺精品创作再结硕果,莆仙戏《杀贡鹤》囊括23届福建戏剧会演所有艺术门类奖项,《妈祖》获得四种奖项.莆仙戏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晋京展演取得圆满成功,显示莆仙戏在我国地方戏剧中的独特地位。组团参加第三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取得四项全省第一,并获得全省唯一的“优秀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举办首届莆台妈祖文化活动周,深化莆台交流与合作。
5、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如期建成,可解决南日岛和埭头半岛46万群众的安全卫生饮用水。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提标和扩面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持续开展,白内障康复工程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捷报频传,再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考核,13个院地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第十四届省运会比赛场馆全面开工建设,市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市第五医院、市疾控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切实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建设了一批新型农村住宅小区,有3个村、30个农户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农村道路交通面貌根本性改变,年内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北洋水系整治完成10公里河段,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按照十七大和省委精神,结合莆田实际,市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到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居住、交通、教育、卫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文化设施配套、市场繁荣有序、特色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缅甸的雕刻艺术怎么样
根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1982年,裂闭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从明代苏州画家肆洞裂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赚兰亭》等画中,颤祥可观赏到画家细致描绘的树根太师椅、树根拐杖等多种根雕艺术品。明代谢肇淛著的《五杂俎》中记载:“吴中以枯木根作禅椅,盖本于此。”这证明吴地当时根艺制作的水平已有所发展。
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苏州昆曲专家顾笃璜先生家藏有一件“郎榆花瓶”,也是明代遗存的根雕精品。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20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中国复苏并发展,从事根艺创作的艺人众多。1980年后,随着苏派盆景的发展,带动了苏州的“根艺热”,出现了一批从事根艺创作的专家和能手,并相应建立了根艺研究和创作的学术团体——苏州市根雕艺术研究会和苏州市职工根艺研究会,开展各项根艺研究的学术、创作和展览活动。近几年,在根艺创作上发扬吴文化的传统,产生了一批具有精、细、雅、奇为特色的根雕艺术作品,如方建庆的《草枯鹰眼疾》、《寒塘弧影》、《寒梅古瓶》、《绣球》,王留根的《真正像》、《升腾》,张克俭的《头像》、《风采》,王良的《婆娑弧影》、《临寒独放》等,都曾获过全国和省级大奖。
2011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根雕艺术展览——“中华圣根艺术展”在北京故宫端门举办,展览展出了根雕名家洪建宁先生近三十年创作的部分根雕艺术精品30余件,及大型根雕作品展示图片20余幅。盛世出宝物,被中国林科院命名为“古木一号”的《中华圣根》在根雕艺术界引起了反响。
根雕艺术在新宾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跟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在1982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辟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态神韵,色彩古朴典雅。到了隋唐时期,根艺的发展已经趋于繁荣。
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同时出现了一些根制实用品、陈设品和家具。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木居士》诗中,也描述了一件根雕“人物”作品。宋元时期根雕作品在宫廷和民间发展,而且有些画家也以根雕作品作为创作的素材。《百乐鼓琴图》中画的许多摆放就是根雕作品。明代,根雕作品更加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清代涌现出一大批根雕艺术家,使根雕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们承继了木雕艺术的传统,创作了许多优秀根艺作品,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及上海的豫园中,仍收藏着许多清代的根雕珍品。
清代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等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一览无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艺也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的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1],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在合肥乐兆艺术村根雕专区里,省收藏家协会专家指着一批黄杨、檀木等根雕珍品详细介绍起制作过程。“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传统的竹雕制品,大凡圆雕几乎全部采用竹根为雕刻材料,木雕制品则选用优质木材或主干基部、树根及树瘿。如此选材,其主要原因是看重材料肌理色调,不易腐裂,细腻适刻等特性。同时在保证造型完整的前提下巧妙地借用根形根态创作。
现代根艺作品因受到“三分雕琢七分天成”之约束,致使一些人把找根挖根,寻奇觅怪视根艺创作。有些作者为追求这“七分天成”则将根艺作品置于露天之下任其日晒雨淋,嫌其慢,则用火烧、酸蚀或白蚁蛀咬等法。
在制做根艺作品时,根材表皮早已被剥去,韧皮上的纹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逝平。这两种特征不足以说明根雕作品的“人为”与“天成”的成份,根材内部的肌理绺花,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趋美丽,而这绺花与色调也最能证实其取材的部位,这也恰恰是根材的所有特征最难以仿制的部分。
根材的肌理绺花与盘错瘿疖同属“天成”,都是根雕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当根材上的疖瘢瘿瘤、韧皮纹脉,显露的肌理色调成为作品形式与题材的构成时才是根雕造型艺术的表现。根雕造型要具备足够的空间体量,完美的体面转换,流畅的曲线过渡。保证轴线的完全观赏面,作品要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文之精美”。根雕造型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质结构,以凿刻的减量加时间将混璞开明物象。作品要独根成器,原材质色、打磨精细,配器得当。
关于博宝木雕工艺怎么样和木雕工艺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